<sup id="g2oqa"></sup>
<acronym id="g2oqa"><small id="g2oqa"></small></acronym>
<sup id="g2oqa"><center id="g2oqa"></center></sup><sup id="g2oqa"><center id="g2oqa"></center></sup>
<rt id="g2oqa"></rt>

大氣污染哪里來?環保人員用大數據云平臺“揪”出路徑:湖北分布三條大氣污染傳輸通道

2022-02-18 17:18:22 admin
      隨著大氣環境觀測技術的不斷進步,湖北對于大氣污染的研究也更深入細致。近日,我省已初步完成全省大氣區域污染成因及對策研究。根據2年多的研究成果,全省主要分布三條大氣污染傳輸通道。

      多種手段找出污染傳輸通道

      為了找出大氣污染傳輸通道,湖北運用多種技術手段。省環科院大氣環境研究所副所長丁峰介紹,此次研究觀測是我省首次在重污染天氣時段,融合光化學移動觀測車、激光雷達、定點手工采樣、數值模型等多種技術手段,從區域層面開展PM2.5和臭氧污染遷移、積累、轉化特征等基礎性研究;同步在省內20多個點位設立空氣采樣器,每天2張濾膜采集PM2.5空氣樣品、3個采樣罐采集揮發性有機物樣品,然后進入實驗室分析區域性顆粒物及臭氧污染成因。

      同時,利用空氣質量模型對我省春、夏、秋、冬季節性大氣風場的分布情況開展了數值模擬,結合有關研究成果,確定了我省大氣污染傳輸通道主要有3條:

      通道1為華北平原向江漢平原的輸送通道,主要城市包括襄陽、荊門、荊州、宜昌、武漢、孝感等,地面為偏北風,傳輸過程主要發生在秋冬季(11月至3月),表現為重污染天氣PM2.5污染;

通道2為我國西北高地向我省東南部的輸送通道,主要城市包括十堰、隨州、孝感等,污染氣團沿秦嶺、桐柏山、大洪山夾道輸送,輸送過程主要發生在春夏季(4月至5月),表現為沙塵天氣顆粒物污染;

      通道3為秋冬季我省東部向江漢平原、夏季我省東南部向江漢平原的輸送通道,影響因子包括二氧化氮、PM2.5和臭氧,主要表現為武漢及其周邊地區的臭氧外來輸送和本地積累污染。

      不同季節污染特征各具特點

      此次研究還綜合利用全國氣象場資料、湖北多年環境空氣質量監測數據等,對不同大氣環流背景下湖北污染特征進行系統分析。

      在秋冬季的典型重污染過程中,PM2.5濃度具有緩慢積累、污染級別高、持續時間長和急速消散等特點。相關分析表明,區域傳輸和本地積累均對我省通道城市PM2.5濃度有較大影響。

      在春季,我國西北沙塵通常沿襄陽-荊門-宜昌-荊州和十堰-隨州-孝感傳輸通道進入我省,襄陽、隨州、荊門、十堰等城市受沙塵影響較大,PM10濃度大幅度升高。設立在襄陽的空氣監測邊界站,運用激光雷達可觀測到明顯的外源顆粒物輸送。

      在夏季,武漢及周邊城市臭氧污染問題較為突出。臭氧污染主要集中在5月至10月,其濃度高值多出現在每日15時、16時,高溫低濕靜穩的氣象條件有利于臭氧的生成積累。

      “抱團式”聯防聯控更有利于治污

      根據此次研究,區域聯防聯控對于環境空氣質量的改善效果,顯著優于單個城市的管控措施。

      “開展跨省、跨市區域聯防聯控,是改善我省大氣環境質量的有效手段。”省環科院大氣環境研究所所長劉巍建議:在省級聯動層面,建立我省與河南南部區域(平頂山、南陽等)、長株潭城市群、鄱陽湖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;在市級聯動層面,建立襄陽、荊門、宜昌、荊州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。

      應對冬季重污染天氣,省生態環境廳已利用相關研究成果,組織專家團隊赴重點城市幫扶,精準實施應急減排,指導武漢城市圈和襄荊荊宜傳輸通道區域開展聯防聯控,有效發揮了削峰降值作用。

      下一步,我省大氣污染防治研究技術團隊將進一步聚焦PM2.5和臭氧污染協同控制,常態化開展典型通道城市污染特征分析,重點關注涉氣工業污染源合理化布局,持續助力提升湖北大氣污染防控精細化水平。


  

云平臺軟件中心

聯系我們

  • 地址:深圳市寶安區福永鳳凰富源街213號旭達工業園A棟7層 7A
  • 133 4757 3623
  • 0755-8529 6639
  • aosien2012@163.com
  • http://www.800manbetx.com
亚洲日产欧美911_手机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_亚洲 无码 少妇 毛_亚洲 无码 少妇 毛